“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落幕

发布者: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21-04-26浏览次数:5626

4月24日,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的“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在上海落下帷幕,上海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在内的全国1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获奖研究生代表和250余位专家教师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华大学副校长舒慧生,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负责人、原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赵瑜,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竞赛组委会秘书长、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石,赞助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招聘调配部部长李溪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

朱为宏首先致辞,他提到,本届研究生数模竞赛的举办是我们深入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华东理工大学将与兄弟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团结合作,为广大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让青年科技人才投身科研创新的事业中,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批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舒慧生代表竞赛主办方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秉承着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宗旨。他对我校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时调整赛事部署,努力营造安全、公平、高效的竞赛环境,保障本届比赛的顺利进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束金龙在致辞中指出,上海明确“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举办为研究生们搭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交流推广平台,为上海市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做出了贡献,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颁奖大会上,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杜文莉汇报了本届竞赛的承办工作,历时11个月,突发的新冠疫情给竞赛的进行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我校积极筹措各方力量,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制定和实施了切实有效的防疫措施,顺利完成各项赛事任务。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伍代表、南京大学研究生胡鑫雯同学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和队友们一路参赛的经历与收获。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石、本届赞助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招聘调配部部长李溪分别讲话。

与会的领导和嘉宾为获得本届竞赛一等奖、华为专项奖、“数模之星”的队伍,以及数模竞赛的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单位等颁发了奖杯和奖牌。

颁奖大会上,还举行了竞赛会旗交接仪式,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朱为宏将竞赛会旗交给竞赛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舒慧生手中,下一届竞赛承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正接过竞赛会旗并作了表态发言。

“这里是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都是年轻的力量,志愿青春,书写新时代华章,我们在上海,拥抱明天的太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校大学生合唱团带来的《不忘初心》唱出了全体参会师生投身科研创新的担当与使命,颁奖大会也在歌声中落下帷幕。

颁奖大会当天上午,举行了“数模之星”的现场答辩会,13支参赛代表队对不同赛题从问题背景、理论方法、建模过程、模型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答辩展示,并回答评委们提出的问题。最后经过现场评委和观众的打分与投票,最终产生“数模之星”冠亚季军获得者和10支“数模之星”提名奖的获奖团队。本届竞赛“数模之星”冠军为空军工程大学的F2M队,亚军是南京大学MAGUS.HLZ队,季军是我校铜司南队。

会后,各参赛代表队根据不同赛题在6个分会场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参会师生代表围绕“芯片相噪算法设计”“汽油辛烷值建模”“面向康复工程的脑电信号分析和判别模型”“无人机集群协同对抗”“能见度估计与预测”“飞行器质心平衡供油策略优化”等竞赛赛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本届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以及国外等523所高校和部分研究院的17219支队伍报名参赛。最终,共有504个培养单位14436支队伍、43308人成功完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88支,二等奖1926支,三等奖2896支。报名人数、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